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的情况下,按照国际通用规则,旅游需求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随着旅游需求的释放,消费结构的升级,国内旅游市场也迅速壮大起来,除了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外,“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新要素也在逐步形成,市场诞生了新的旅游需求,旅游业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在201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0美元左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休闲消费呈现加速增长趋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消费也呈现短途、低价、平民化等特征,更适合大众消费需求。
2012年至201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数及人均旅游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旅游年增长率保持稳定,我国已进入旅游消费的大众化阶段。
旅游大潮中,人们对旅游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旅游由观光化向文化化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门,到乡村居住、生活、生产,体验了丰富多彩的乡村乡村民俗文化,追寻着悠久历史留下的沧桑痕迹。农村旅游的复兴和高度融合,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大动力。乡村旅游作为西部地区众多国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举例来说,塞浦路斯设立了专门机构,对音乐、传统工艺、绘画、建筑风格等进行抢救、整理和复原。从1991年起,约50个村庄被选为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开发计划的一部分,按照传统建筑风格、吸引力、地方社区的意愿,塞浦路斯旅游协会(CTO)对当地一些传统建筑风格进行了研究,并为设计和完成一些项目提供了资金,其中包括恢复村落广场、创建环境的自然特色、保护传统建筑等等。为了将传统社会文化融入旅游产品中,西班牙还作出了巨大努力,鼓励社会文化复兴和提升,启动了一些当地社区教育培训和文化复兴计划。举例来说,农业部收集和整理传统配方,教育部门和旅游业合作开发民族歌舞、传统手工艺和音乐。为此,发展乡村旅游应注重传统文化的发掘、保存与传承,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再现乡村传统艺术,使之焕发新生。
第四,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乡村旅游一直是我国旅游开发用地政策所关注的重要领域,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土地问题将日益突出。从2009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乡村旅游用地的政策,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评论指出,
探寻住宅所有权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三权分置”,将充分活化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把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吸引到农村,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载体,以民宿为载体,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
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不断探索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在一些地方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广东、重庆、海南探索实施“点状供地”模式,取得了建设用地供应方面的重大突破;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鼓励各地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