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市区和近郊景区成为人们游览的首选。与以往的旅游推动餐饮服务等消费不同,今年各大旅游景点探索文化消费市场,推出各种不同文化创意产品,满足游客大众需求,呈现旅游经济增长新模式。从博物馆考古盲盒,到公园文创雪糕,再到景区专门设计的纪念品,成为假期朋友圈打卡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著名景区文化创意产品的成功,以及一些国外主题公园,进入国内市场,文化消费在旅游消费中的突出作用越来越引起业界重视。然而文创产品绝非找个柜台卖点纪念品而已,从产品选择、产品设计,再到产品营销、宣传推广都需要景区经营者仔细钻研。如何让消费者愿意付钱,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
文创产品并非简单卖点东西,而是应该卖有特色有内涵有纪念价值的商品。目前,一些文化创意产品巧妙地利用了旅游景点的特色IP,赢得了游客的青睐。如故宫文化创意产品---故宫日历、三星堆博物馆文创、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等;再如一些文创产品仅限于当季和当地售卖,吸引游客打卡购买。然而某些景区的文创产品几乎是照抄照搬,与其他景区产品无异,更有甚者直接售卖普通商品。这种做法不仅无法吸引消费者,也会逐渐消解社会对于文创的理解。
细数朋友圈爆红的文创产品,除了触动人心的设计外,实现人、物、景的完美结合是其成功的关键。消费需求是需要被发现被激发的。景区唯有认真地观察、调研、分析,捕捉游客游览时各方面的需求,并制作对应的文创产品满足这种需求,才能吸引游客。
此外,文创产品应当建立合理的价格标准。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元素和特定的场景优势。“贵”并非文创产品的代名词,依靠高价来实现旅游营收更非科学持续之策。文创产品本质是推广景区文化,宣传景区特色,虽然消费者愿意为文化溢价买单,让他们也应该相对物有所值。五一假期,不少网友反映一些景区文创雪糕贵且难吃,40元一支雪糕口感一般只能用于拍照,让网友大喊吃不起。显然,这些景点误解了文化创意产品的意义。文创产品并非一锤子买卖,而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旅游的延续,只有使文化创意产品能够继续吸引回头客和新游客,才能真正发挥促进旅游消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