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景区拍摄的一段视频在微博上引起了2万多人的转发和讨论。视频中,嘉峪关关长正在为游客签署通关通关通牒。在与游客交谈时,关长将游客信息写在通关通牒上,负责人语言幽默,灵活地将现代地名转化为古代名称,称南通游客为静海人,枣庄游客为兰陵人。根据游客提到的通关目的,结合现代说法,有趣地解释了游客来嘉峪关的原因。周围站着很多人,在他的妙语下笑,气氛很热闹。
景区内有这样一个互动景点,可以说充满了体验。这样的视频可以在互联网上引起热烈的讨论,再次证明游客更加追求个性化,热爱叙事体验,希望在旅行中留下自己的个性化记忆。这种记忆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留下独特的痕迹。
自沉浸式体验概念出现以来,全国各地的文化单位和景点一直在努力开发和升级全新的文化旅游项目。一方面,这些项目结合了全息投影、智能交互、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丰富了视听效果和场景互动;另一方面,结合文化发展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据统计,2019年中国融入沉浸式剧本杀游戏产业总产值达48.2亿元人民币,展览、现场娱乐、商业地产、文化旅游等行业受到积极关注。然而,由于景区项目和视听技术适应性不高,文化内涵表达不足等问题,一些景区的沉浸式对游客来说就像抓痒,缺乏深层次的叙事体验、个人互动和游戏,无法满足现阶段游客对陌生新奇文化的体验需求。
当然,并非所有的旅行项目都适合制作真实的剧本杀或者真实的 RPG游戏。
针对旅游项目的文化调性,挖掘其可放大的特性,结合声光电媒体技术,做沉浸式夜游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据“2020全球自由行报告”,我的中国真是美丽!资料表明,夜间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72.22%的95后旅游者都将在此次旅游期间安排夜游。
2021年5月在自贡举行的元宵节,融合了传统灯组+现代光影秀+沉浸式体验,打造了多维立体的华丽光影艺术。元宵节期间,有一个结合传统文化打造的上元灯主题灯组,重现了大唐上元灯会的盛景,追溯了元宵节的历史;有一个长安到罗马主题灯组,结合文明历史,讲述了中国与世界文明联系交流的文化视野;还有根据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打造抗议主题灯组。还通过网络直播吸引了70多万人云观灯。
沉浸式夜游不仅仅是夜间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不仅表现在利用彩灯光造景、制作水幕电影和建筑投影等方面,还包括利用全息投影、智能互动等技术手段,使旅游项目文化通过这些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