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具有文化内涵、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受到人们的欢迎,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通过文旅融合,有助于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让中华优秀文化种子“活起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需求。
让文化资源“活起来”。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积极寻找公共文化与时代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和着力点,通过跨界合作,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巧妙融入旅游活动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需求的群体,开发研学旅行、红色旅游、养老旅游、科技旅游、休闲旅游、主题旅游等新模式,用“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文化活动,在把握和平衡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基础上,实景化真实呈现中华文化风貌。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创产品。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内涵,提炼精准恰当的文化符号,用文化和创意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化输出能力,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化之路,讲好五千多年的中国故事。
让文化场馆“活起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对精神文化、休闲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类公共文化场馆逐渐成为公众了解历史文化知识、获取资讯信息、汲取精神营养的新空间,并且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到网红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地打卡,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那些具有独特民族特色、鲜明时代气息和充满艺术魅力的建筑外观和极具美感与想象力的学习体验空间,不仅打造了文化旅游新地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体验内外兼具的美,让游客为祖国拥有这样的文化场馆而感到自豪和幸福。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这些场馆不仅可以成为他们社会学习实践的课堂,丰富他们的校外活动内容和形式,而且能够让中华文化润物无声地走进他们心中,培养和激发青少年深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当然,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加速了文旅各领域资源要素的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近年来,多家博物馆用音视频形式,开展“云游博物馆”服务,依托数字技术优势和多媒体力量,突破传统物理服务边界,进一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数字化、智能化表现形式。同时,各个文化场馆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营销文化服务和产品,结合社会关注热点,深挖活动服务主题,让公众不断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无穷魅力,刺激新的消费和需求,使中华文化不断获得新的生长点 。